当前位置:

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

发布时间:2025-02-20 15:11:01


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(如钠、钙、镁的氯化物、硫酸盐、碳酸盐等)在表层过度积累的现象,导致土壤退化、肥力下降,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。以下是其成因及解决措施的详细分析:


一、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

1. 自然因素

  • 气候干旱与蒸发强烈: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、蒸发量大,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作用上升至地表,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留。
  • 地形低洼与排水不畅:封闭盆地、冲积平原等地形(如黄淮海平原)易积水,盐分无法随水流排出,导致盐分富集。
  • 地下水含盐量高:地下水位高(通常<2米)且矿化度高时,盐分易通过毛细作用向地表迁移。
  • 母质与海水影响: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或海啸后土壤盐分增加,或含盐母岩风化释放盐分。


2. 人为因素

  • 不合理灌溉:大水漫灌,过量灌溉抬升地下水位,盐分随蒸发积累;灌溉水含盐,使用高矿化度地下水或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。
  • 过度施肥:长期施用化肥(如氯化钾、硫酸铵)导致盐分残留,尤其是设施农业中化肥过量问题突出。
  • 植被破坏:砍伐森林或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,地表蒸发加剧,盐分上移。
  • 水利工程缺陷:  缺乏排水系统的水库或渠道渗漏,导致周边土地盐渍化。


二、土壤盐渍化的解决措施

 1. 水利工程改良

  • 排水系统建设:开挖明沟或埋设暗管,降低地下水位至临界深度以下(通常1.5-2米),阻断盐分上升。
  • 节水灌溉技术:推广滴灌、喷灌,减少灌溉水量及蒸发损失。
  • 淡水淋洗:用低盐度水灌溉冲洗表层盐分,需配合排水系统(如中国黄淮海平原的“灌排结合”模式)。


2. 农业管理措施

  • 土地平整与深耕:消除局部高地,深耕打破盐结皮层,促进盐分下渗。
  • 覆盖抑盐:秸秆、地膜覆盖减少蒸发,抑制盐分上移(如宁夏的秸秆覆盖技术可降低表土盐分20%-30%)。
  • 合理施肥:增施有机肥(如堆肥、绿肥)改善土壤结构,减少传统纯无机化肥使用量 增施含氨基酸水溶肥、含腐植酸水溶肥根魔方、微生物菌肥菌剂等,避免盐分积累。


3. 化学与生物改良

  • 化学改良剂:施用石膏(CaSO₄)置换土壤中的钠离子,或硫磺、硫酸亚铁降低pH值。
  • 耐盐作物种植:选择盐角草、碱蓬、枸杞、甜菜等耐盐作物。
  • 微生物修复:利用耐盐菌分解盐分,或接种丛枝菌根真菌(AMF)增强植物耐盐性。


通过综合治理措施,盐渍化土壤可逐步恢复生产力,但需长期投入与跨学科协作。

关注济源嘉乐收公众号
技术交流服务热线:400-990-5292



上一篇:农作物病虫害越来越猖狂,罪魁祸首竟是这三大原因!
下一篇:高效氯氟氰菊酯能防治什么害虫?

豫ICP备2024089904号-1 XML地图 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