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大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6:21:04

大白菜病虫害防治 
  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、病毒病、软腐病、黑腐病和干烧心病等,虫害主要是白粉虱、蚜虫、菜青虫、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等,这些病虫害发生后,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。

  1、霜霉病:从苗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,主要为害白菜叶片,最初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,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、淡黄色多角形病斑,并逐渐扩大,变为黄褐色,严重时叶片干枯,不能食用。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、品种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,秋季降雨多,相对湿度高于70%,有利于霜霉病发生;播种过早,密度过大,偏施氮肥,田间排水不良发生重。


  防治措施:

  (1)农业防治:一是合理密植,中、早熟品种每亩种植2500-3000株,晚熟品种每亩种植2000-2400株:二是平衡施肥,追施多元素复合肥,避免偏施氮肥;三是雨后及时排水,防治田间积水。

  (2)化学防治,发病初期可用烯酰吗啉800倍液、中保霜霉疫净500倍液或京博霜疫力克600倍液叶面喷雾;发病重可用山东联合卡诺滋或杜邦增威赢绿等药剂叶面喷雾,每周一次,连喷2-3次。

  2、病毒病:症状分两种类型,一是花叶型:叶片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;二是皱缩型:心叶呈现皱缩畸形,质硬而脆。

  该病发生与气候、管理等因素有关,白菜播种后遇高温、干旱,根系生长发育受抑,抗病力下降,加之高温干旱有利蚜虫发生,传播病毒几率高,病毒病发生严重。另外管理粗放,缺水、缺肥发病重。


  防治措施:白菜病毒病由蚜虫传播,因此防治蚜虫至关重要,可用10%吡虫啉2000倍液或倍乐泰3000倍液喷雾,每隔7-10天一次,连防2-3次。白菜染病后,喷洒克毒宝或毒氟磷或阿泰灵每包兑水30斤叶面喷雾,每周一次,连防2次。

  3、软腐病:从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,常有两种类型,一是萎焉型:白菜在晴天中午萎焉,早晚恢复,持续几天后整株死亡;二是软腐型:受害的白菜叶柄或叶球呈粘滑性软腐,并散发出臭味。

图片图片

  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、茬口、播种期等有关,如降雨多、地表积水有利于发病,另外播种过早、连作地块发病重。

  防治措施:(1)农业防治:避免连作,防止地面积水,发现病株及时清除,带出田间销毁,

  防止传播。(2)化学防治:可用72%农用链霉素5000倍或叶枯唑300-500倍、诺普信苯甲.中生2500-3500倍交替喷雾,每周一次,连喷2-3次。

注意:白菜对铜制剂敏感,不推荐使用铜制剂杀菌剂。

  4、干烧心病一般于白菜莲座期开始发生,幼嫩叶片表现干边,到结球期症状明显,叶片上部逐渐变干、黄化,叶肉呈干纸状,叶脉黄褐至暗黑色,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球中部。


图片

  该病属生理性病害,主要因缺少钙、锰营养元素引起。

  防治措施:

  (1)增施有机肥。推荐施可丰六位地保或鲁虹生物有机肥。

  (2)药剂防治:在白菜幼苗期,莲座期或包心期前用糖醇钙加禾丰锰叶片喷施。

5、黑腐病:白菜黑腐病又名“半边瘫”,不仅在各白菜各产区均可发生,并且在生长期与贮藏期都可为害。生长期间经常和软腐病并发,造成烂帮、烂心等现象,病株率一般在20%左右,严重者可导致发病率达100%的全田发病程度,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,从而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。成株期感病时,叶片边缘最早出现病变,逐渐向内扩展,形成周围变黄的“V”字形黑褐色病斑。随着病斑的扩大后,病斑内网状叶脉同时呈黑褐色,叶片局部或大部腐烂枯死。叶柄发病,病原菌沿维管束向上发展,可形成褐色干腐,叶片倒向一侧,半边叶片发黄。短缩茎腐烂,维管束变色,有一圈黑色小点,严重的髓部中空,变黑干腐。严重发病植株多数叶片枯死或折倒。

黑腐病防治:针对白菜黑腐病的防治,首先要选择无病种子,对可能带菌的种子用温汤浸种或种子重量3‰的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拌种,之后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期的轮作,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。田间及时清除病残体,秋后深翻,施用腐熟的农家肥。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白菜黑腐病的药剂进行登记,但在田间发病初期,可选用中生菌素、喹啉铜药剂进行喷雾防治。

关注济源嘉乐收公众号
技术交流服务热线:400-990-5292


上一篇:白粉病该如何防治和用药?
下一篇:高效氯氰菊酯,这样用效果最好

豫ICP备2024089904号-1 XML地图 网站建设